正是阳春三月,春风和煦。玉兰静静盛放的校园里,往常安静有序、埋头苦读的高二学子们却聚精会神、昂首共享一堂课——卢梦瑶老师走进高二三班开展的“塑造成长型思维”心理健康辅导。其他各班在线上观看,心理委员们来到观摩室近距离倾听,年级干部班主任及骨干教师全程参与相关活动。

(线下上课和线上听课同步开展)
一、游戏了解思维影响
课堂伊始,卢梦瑶老师用故事接龙的小游戏点燃了同学们的热情。围绕首位同学提到的事件,其他同学说导致事件的原因。意外回答不时惹得同学们捧腹大笑。欢笑之余,卢老师适时引导学生思考:为什么面对问题,我们总会找无数个理由?由此共同探讨出思维模式的选择是会影响我们的行为,乃至影响我们学习生活。

(同学们在卢老师带领下玩故事接龙)
二、探索知晓思维模式
观看介绍思维模式种类的科普小视频后,师生们围绕学习生活中常见做法和想法,交流理解什么是成长型思维和固定思维。例如遇到暂时无法解决的困难,很容易产生“我就是学不好这个学科”、“别人成功一定是天生聪颖,我不可能办到”等消极逃避的思维。面对学习生活中的挫折,学会如何转变曾经的固定思维,接纳失败,迎接未来。

三、培养塑造成长思维
同学们学习成长型思维后,在卢老师指导下填写起了“思维大转盘”的学案。回顾曾经被固定性思维影响的时刻中,纠错消极想法、接纳积极思维。面对别人的考试成功,学会赞赏,互相督促共同进步;面对自己的考试失利,学会正确结果归因,充实信心寻找知识漏洞。在成长型思维的指导下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。

(学生们认真填写中)



四、畅所欲言分享收获
谈到本课收获,陈好同学欣喜的说道:“我知晓了一种新的方法回顾过去,而不是沉溺于曾经的失败,要学会着眼于未来”,汪嘉然同学补充谈到心理课程帮助她学会如何释放负能量,了解了正确的思维方法,有针对性的课程内容也放松了她的心情。

其他各班在班主任带领下进行线上学习,不同的学习方式却一样有着满满的学习收获。吴献同学与向老师交流时谈到:只有意识到自己有了固定型思维,产生了逃避的想法,形成了消极的情绪状态之后,才能够接纳这样一面的自我。逐步改变,培养成长型思维,激励自己进行提升。

学案里笔尖流动下的文字,见证了高二年级学生们思维的转变;课堂上聚精会神的状态,见证了高二年级学子们进步的量变。
相信在正确的成长型思维指导下,他们面对挫折会更加的理性,愿他们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中都可以自信的攀爬每一道难关。
撰稿:吴仲琳
图片:2021级班主任
审稿:周毅、施莹